“上善若水”项目化学习——项目10
从“1升水”想起
水,乃万物之命脉所在。
她孕育生命,使地球的一切生机勃勃;
她滋润万物,使世界的一切生机盎然;
她哺育世界,使眼前的一切充满欢乐。
上星期,我们找到了很多测量1升水的方法,进一步认识了水的重要性。如果说上一次的研究是扬帆,为远航做准备,那这次就是启航,亲身实践,期待更多发现。快跟随我们的脚步,一起来看看吧。
我在家里找到了许多圆柱形的容器,有电饭锅、电水壶、水杯。
用量杯灌满1升水,然后将水倒入电饭锅中,只见1升水只占了电饭锅的六分之一,那么这个电饭锅的容积大约就是6升左右。我还算出了电饭锅的底面积:
π×9.7²=94.09π(cm²)
接着,我把水倒入了容积较小的水杯中,只见1升水只有三分之一倒进了杯中,我又拿来两个相同的杯子,把剩下的水倒入那两个杯子中,正好全部倒满,一升水可以正好倒满三个容积一样的杯子。
1000÷3=333.333……≈333(mL)
这三个杯子的容积都是333升左右。
可以把“1升水”当做一把“尺子”来测量哦!
施袁睿和张雯曦研究的选题一样——刷牙用水!
你知道我们每天刷牙要用多少水吗?
刷牙一般是用杯子接水,这样的话一次刷牙的用水量就是一个杯子的容积。杯子一般是圆柱体,施袁睿通过测量和计算,得到了杯子的容积。
π×42×10=160π(cm3)
160πcm3≈0.5升
张雯曦利用了上周的实验结果,放1升水大约要18秒。她发现:如果把杯子放在水龙头下接水,放满后及时把水龙头关掉,大概要5秒能够放一杯水:
5÷18≈0.3升。
但如果
我们刷牙时一直把水龙头打开,刷一次牙大约需要26秒。
26÷18≈1.4升
1.4÷0.5=2.8
1.4÷0.3≈4.7
这种刷牙方式的用水量大约是上面的3--5倍呢!
同学们,你每天刷牙时,想到要节约用水吗?
杨雨萱同学对1升水的研究又有什么新发现呢?
杨雨萱:我今天研究的是“当用透明水杯照着一张图片时,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?”
第一步:准备好材料, 如下图
(一支笔,一张纸,一个装水的玻璃水杯)
第二步用笔画出箭头
(为了观察效果,我画上了箭头。此图中箭头指向右边)
接下来,将纸竖起来,把水杯放在纸的前面。
我想,神奇的事情就要发生了
夷?怎么神奇的事情依然没有发生?
箭头还向右?(方向依然不变)
根据多年的学习经验,让我们调整位置试试。
把纸往后挪一点,再看看呢?
哇,我竟然看到,箭头指向了与原来相反的方向!
你们看:没有透过水的那个箭头为原本方向。
透过水的那个箭头则改变了原来的方法。
原来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,它的方向不会改变。
哇!杨雨萱的实验好神奇啊。原理是什么呢?
箭头改变方向是因为杯子和水起了作用。它们就像是凸透镜,光线经过折射之后,除了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,其它方向的光线都会改变方向。因此,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箭头就变成了相反方向的样子。
哦,明白了,真是大开眼界呢!
还有一个好玩的实验!
曹嘉馨:我想的是“把水冻成冰,体积会变吗?”实验前我有点犹豫:体积可能变?增加还是减少呢?还是体积不会变呢?
我先准备了一个玻璃杯,一些水,一支笔。把水倒入杯子中(我没有倒满,因为担心万一体积增加会溢出来哦)。
用笔在水的上边缘做上记号,把水杯放入冰箱(放平)。
等待了4个小时后已经都冻成冰啦!再次做上标记。
猜想终于有了答案:冰的体积大于水体积。
为什么冰的体积会比水大呢?
我查找了资料,原来把水冻成冰,冰的密度比水小,质量相同的情况下,密度小的体积大。
那么,如果把冰再化成水,水面会不会恢复到一开始的刻度上呢?
在融化成水后,果然水又还原到最初的刻度上了!
看来,只有亲自实验,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!
研究“1升水”,使我们的课余生活,增添了不少乐趣呢!很期待下一期的研究项目!
老师评语: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,用量、算、看等方法来研究水,思路清晰,结果有趣、有说服力。不过老师还是要提几个注意点!
1、测量杯子的容积,应该从杯子的里面量数据。当然,从里面量操作上存在困难,能不能想办法克服呢?
2、一次刷牙的时间只有26秒,好像太短了,查看一下科学的刷牙时间应该是多少吧!
最后,老师也很期待你们下一次的研究!
未完待续哦!
(本期研究小组成员:陈宇涵、施袁睿、张雯曦、杨雨萱、曹嘉馨)
指导老师:张霞玲、郁敏华